close

 

寶島一村.JPG

上週日到國家戲劇院看了《寶島一村》 ,當初就是衝著王偉忠+賴聲川這個黃金組合而去看的,而且演員列表還有我好久沒看她演戲的郎姑郎祖筠,自然是一定要購票去看啦。很早就買了票,當天才知道已經加演到第三度了。
每次看表演都會買的節目表,這次有了創意設計,就是封面有著「寶島一村99號」的鐵牌(門牌)。這門牌還出周邊商品,像是鑰匙圈和磁鐵,可愛的設計讓我不禁也買了個鑰匙圈呢。

雖然《寶島一村》的眷村主題,跟我自身的生活歷程並沒有直接關係,但若是表坊的忠實觀眾的話,應該了解到這段歷史其實對賴聲川的一些創作有所影響。像是《這一夜,誰來說相聲》中,就有個段子專門講眷村中各地住民的生活片段,也有個段子講到了從大陸來台老兵的鄉愁(四郎探母)。而劇中第一代的老去,也讓我想到《紅色的天空》這一齣戲。因此在觀賞《寶島一村》時,並不會太陌生。

《寶島一村》從1949年國民黨政府來台,一路演到2008年眷村拆除,其中經歷了「反攻大陸」、「美軍駐紮」、「戒嚴」、「解嚴」、「開放大陸探親」等等階段,大環境的變遷,對照著劇中眷村小人物的生老病死,我們彷彿見證的不只是眷村住民的人生,也見證了眷村的「一生」。
表坊的戲,本著一貫的調性跟節奏,總是在讓觀眾哈哈大笑之後,偷偷的吸著鼻子擦著眼淚。人生本就有苦有樂,王偉忠與賴聲川講的故事,自然也有它的悲與喜。就算大環境讓人惶惶然、讓人覺得鬱悶,生活也許有它的沉重,但也有它的快樂。賴聲川導演擅長的就是讓一些矛盾或突梯的橋段中,透出一種莞爾。
導演不需要刻意製造矛盾,因為那段歲月就已經夠多矛盾了。一開始軍人們覺得只是來暫居一下,沒想到一住就是住了幾十年;從大陸過來的時候帶來的東西,在戒嚴時期通通被沒收;籬笆裡頭跟籬笆外頭的世界,哪個才是真實?這段歷史有太多特殊的,專屬於這個時代的衝突矛盾,太多專屬於這個世代的「梗」。而這齣戲編寫得如此流暢,把一甲子的變遷,濃縮在185分鐘裡面交代。
於是我們跟著《寶島一村》中三戶人家(趙家、朱家、周家)體驗到了半世紀的人生,從第一代到第三代,生命在這塊土地上扎了根。拆掉眷村的圍籬,其實,真實的世界早就已經隨著時代潮流推到了眷村住民的眼前。
這齣戲並沒有闡述什麼大道理,或是很玄的思想。它只是很真實的呈現出來某段時間裡面某群人的人生,正因為這樣才會貼近觀眾,才會令人動容。我看到網路上有人把《寶島一村》與《海角七號》相比較(劇名還真有點對仗感),兩戲都是講著這塊土地上的某群人,他們認真活著的事情,也因此可以讓觀眾找到認同。

飾演第一代的演員群,都是中生代劇場的中堅份子,我有段時間沒看這些人演戲,這次看來表現依然非常棒,非常過癮。尤其是萬芳,讓我很驚艷。我可能是第一次看她演戲吧,沒想到表現得這麼好。飾演第二代的年輕演員們,也逐漸是被培養出來的好演員了,演技也很不錯。
劇場採取比較實寫的方式,細膩鋪陳出眷村的感覺。三戶人家以木條搭製,看似簡單卻因應旋轉舞台的設計有層次玄機,現場搭配那個時代的音樂,都分外讓人有回到過去的感覺。有些時候,音樂一對,整個氛圍就對了。

聽新聞說,2008年被票選出來的漢字代表是「亂」(也有一說是「慘」),大概就是因為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覺得社會時局太亂生活太慘,所以這樣樸質生活的作品才特別會觸動人心。我們努力的活著,如同過去的那一群眷村人,如同現在最南端的村民。沒有什麼獨特,卻又隱隱的發著光亮。

如果您家裡有長輩是在眷村長大,那麼帶他們去看《寶島一村》吧!我在現場看到許多爺爺奶奶前往觀賞呢!
如果您跟我一樣,成長經驗跟眷村沒啥關係,那也沒關係,因為《寶島一村》裡面講的情感,不是只有發生在眷村裡面,也可能發生在許許多多的村莊鄉鎮裡頭。那種左鄰右舍濃濃的人情味兒,那種跟父母衝突的青春回憶,甚至是迎接生命或看待死亡的經驗......《寶島一村》所帶來的,就是這樣平淡又觸動人的感動。


※官方網站: 【表演工作坊】
第三度加演資訊:2009/2/20~22 台北國父紀念館 →購票由此去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慧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